實話,最近挺忙的,除了上來看看熟悉的大俠們都在說些什么,接受下8爺?shù)挠?xùn)導(dǎo),連網(wǎng)都很少上。呵呵。# S/ G: v3 I( l
一個偶然的機會,應(yīng)該是鷹大把我的一個老帖掛到了微信廣播上,于是,就引出了一段某大俠對我所用理論的質(zhì)疑。哈哈。我這里不想再翻過來對這個理論說些什么,也不是對于別人的指責(zé)跑出來說道說道,只是在這個事情上,想起了一個經(jīng)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情況,那就是我們被自己的感性的認知蒙蔽了雙眼。 ; r+ Y- w1 \, y5 _( `9 S
" f# M7 a1 Y) s- n, y W怎么說這個感性的認知呢?總得來說,就是一種毫無科學(xué)依據(jù),純憑感覺和模糊概念形成的一種認知。就比如這個鏈接里的情況。
+ G0 p2 T2 i* D% ] x4 h/ y- b; a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540&extra=page%3D1/ ?, Q3 ~0 I, y# L- Q' N( [
在我們感性的認知里面,外面的小齒輪的節(jié)圓就應(yīng)該走了中間大齒輪的節(jié)圓周長的距離阿,那么大除小不就得到圈數(shù)了嗎?哈哈。這就是感性認知錯誤,準確地說,是一種概念模糊形成的認知錯誤。這也是我那帖子中,質(zhì)疑我的大俠犯得錯誤。 # ^. n2 Q/ K7 \: M& a
5 F& V4 b/ ]9 b5 H
; Q6 K) ^! U2 Y: l7 D4 q我們自然而然想象的AB弧等于BD弧,其概念模糊的基礎(chǔ)理論是在純滾動下,小圓上的A點與大圓上的點不打滑,不位移,那么最后在大圓上就走了AB弧長啊,那么很顯然,小圓自轉(zhuǎn)的弧長就是AB嘛。哈哈。這里就是概念的模糊之處。沒錯,你認為的A點不打滑理論沒有問題,一系列假設(shè)也看似都合情合理,但是有一點,你把參照系搞錯了。走AB弧長的參照系是O點,而自轉(zhuǎn)的BD弧長的參照系是O1點。當(dāng)O1點相對O點運動后,那么很自然的你的BD弧長就不可能等于AB弧長了。
5 Q# w; p/ s7 L. i) ]還是回到前面那個鏈接里,在那道題當(dāng)中,后面的恢復(fù)里有很多解法,包括自轉(zhuǎn)角+公轉(zhuǎn)角解題,包括機械應(yīng)用的減速比計算等等。但所有這些都是基于一個前提,分清了參照系。根據(jù)參照系的相對運動,對計算理論進行修正。于是才得到了正確的結(jié)果。還記得初中高中學(xué)的坐標系平移公式嗎?那就是參照系相對運動的基礎(chǔ)。你明白這些,再回頭看之前那個想當(dāng)然的概念模糊認知,就明白所謂感性,很多時候都在蒙蔽自己的眼睛。 z$ `" F) G* l5 f
與此類似的還有一個例子,同樣重的一根實心棒子和空心棒子,如果長度相同,哪個更不容易被彎曲?或者那個經(jīng)典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再或者那道問一根竹竿插入河泥中,竹竿頂端露出水面1米,問竹竿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哈哈,所有這些都是這一系列的經(jīng)典案例。而解決這些問題,你需要的是理性的去分析,不能想當(dāng)然,不能差不多。否則就是謬之千里了。 分享這些,希望新秀們再接再厲。
+ v3 N/ Q5 i9 H5 w+ ?7 U1 I- [& a$ s& _$ u; ^6 {5 [$ \& @0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