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3 ?' V! A5 d; m& }. h5 ]% h( u不知道你這個十多年是怎么過,還有,“一種材料一次測試就能測出該材料的K因子”,你確定不是逗著玩??' s5 J. n/ j8 b* w
3 q* w( z7 @, U* l5 l4 o, ?9 B \
帶 K-因子的折彎系數(shù)使用以下計算公式: BA=pi(R + KT) A/180 其中: - BA = 折彎系數(shù)
- R = 內(nèi)側(cè)折彎半徑
- K = K-因子,即為 t / T
- T = 材料厚度
- t = 內(nèi)表面到中性面的距離
- A = 折彎角度(經(jīng)過折彎材料的角度)6 E" I% Z) P. @0 {7 y
| 3 y3 H6 Q2 X) s! B2 d1 ?. G8 j
' S2 q5 r; y& Q7 Y2 y0 A/ k/ O7 I+ z+ x: e# G N( Z( Y
上面的公式你肯定知道出在哪,廢話就少說,問:, T% y/ M0 E4 ?8 t! W
1.同一種材料,如A3/304,甚至鋁材,你確定每次供應商提供的板材材質(zhì)性能、實際板厚會相同?別跟我說SGS那種收錢就過關(guān)的;
! F! k3 a4 L7 }2 m. h( a2.工藝上需要增加薄膜進行折彎,那么此時中性面如何計算?注意了,薄膜不是只有一種的,更不是只有你常見那種白面帶LOGO的;6 }/ @9 f1 w% b/ @ A7 C. u2 V; U
3.折彎成品的內(nèi)側(cè)折彎半徑,實際是一個非圓形,同一道折彎,也會有出現(xiàn)不同半徑的情況,即使是大圓弧形的折彎如內(nèi)徑R20、R35也會有偏差,你依靠什么工具測量?尤其遇上薄板如0.3板厚的,或者折彎角度非90或者135等非標準角度,要怎么測量這個內(nèi)徑?而且折彎板件通常在你脫離上下模的時候會回彈微量角度,那么這個折彎角度你取回彈前的值,還是目標成品的角度值?別看上面括號內(nèi)的說明,用你理解的回答
' v" t7 f) M/ V5 G 你可以不回答,心中有個譜就行,其實再想想,如果K因子真的這么完美,那么為什么我接觸的和我經(jīng)歷的廠家,均不采用K因子?背后原因是什么?
2 ]1 q6 m' m5 S9 H另外,事實上,你說的數(shù)學確實是非常重要,重要到我現(xiàn)在都無法處理好,從基礎(chǔ)的動力學靜力學材料力學結(jié)構(gòu)力學,到彈性力學疲勞分析有限元等等,想要理解好,數(shù)學真不能差,還有鳥語,真心的累,即使搞電氣控制的也脫離不了這個,但是現(xiàn)在這個折彎問題還得跟實際對接,單純講理論,沒有用,如同一條階梯空心軸的撓度分析計算或者齒輪選型一樣,脫離了各個方面的實際影響,最終也是廢話& x7 X, B) f* j/ L7 T, w4 l. r; Z
, e0 f6 P: N- Y: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