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9-4-15 07:24 編輯
6 R+ Y5 F2 W5 _# \2 Y3 V# B) i: z; L# M5 G
0 Z# r0 N, T2 K. r
mmexport1555251571701.jpg (79.62 KB, 下載次數(shù): 108)
下載附件
2019-4-15 07:22 上傳
' @! E* k2 O; r. F4月12日,阿里巴巴官方微信賬號發(fā)布《馬云談996》6 u+ G! i; c; Y3 Z! d- f+ K
$ r/ f C t9 r& Z: r文中說馬云認為,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對于中國BAT這類公司能夠996,他認為這是一種福報!凹尤氚⒗,你要做好準備一天12個小時,否則你來阿里干什么?”" g( }; G9 ?. }( s5 P8 y r, r T* l
! b: T# a H7 R% O: S(所謂“996”,是指每天上午9點工作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
2 S# k* O7 U" J5 z) s1 n
" H4 J3 B7 f$ v. F o6 I% W該文一發(fā),迅速引起了網(wǎng)友討論熱潮,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是996的重災區(qū),在這份名單中,華為、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京東、58同城等等40余家公司上榜。 ( U( G% k, Q: `. S
6 x% m: z Z7 z8 t
而如何看待996的工作制,也成為價值觀的分水嶺,小編分享給大家一篇著名經(jīng)濟學家林采宜的文章,希望我們能夠正確的看待996工作制。
+ r! U) \5 m% f; p& i; B
9 b D& ^4 H3 C2 C
mmexport1555251593147.jpg (243.24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2019-4-15 07:22 上傳
. H9 L( Y {" v; _* d# j0 Y+ \
) ~ o1 y+ i! ~* w3 [
林采宜:996是一種洗腦文化* w5 T# U2 [; b9 B& }" F
" L& W- t( p: o$ s! i: m- H我個人認為:,馬云對996工作制的解釋存在三大謬論% ~5 X8 k4 T4 T3 m
# R. j/ A# d" m第一個謬論:“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
7 Q$ ?( h2 D, a2 t8 ^8 E$ N
. d1 H3 I8 t7 G; _* U7 n希望美好生活,希望被尊重,是每個人的愿望,也是每個人的權力。但是馬云所說的“成功”是少數(shù)人的事情,畢竟,這個世界是由他眼里“不成功”的蕓蕓眾生構成的,有錢、有名或者名利雙收的是極少數(shù)。把“成功”定義成人生的目標,會誤導你無止境地付出,最后,大部分人沒有得到期待的回報。
' ]# T0 {% F7 N7 K, p7 K4 {+ j$ I2 U" f! o
第二個謬論:“只有你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有回報,你不付代價,你是不可能有回報的!
9 ?. D7 a8 y9 n0 r
( @! A3 ]5 F2 C5 A生活中大概率的情況是:你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并沒有得到想要的回報。并不是所有的耕耘都有收獲。大多數(shù)人對小概率的“成功”抱著過于美好的期待,而對這種大概率的風險沒有充分的預期。當然,鼓勵員工愿意冒巨大的風險去獲取小概率的成功比較符合老板的利益。
* `+ A& k9 {+ D. q& Z7 F, ^2 v2 n+ H3 y; E% x S
第三個謬論:“在阿里呆十年,接受996,就是成長!: @7 I$ o: e8 Q) U- F
4 Z v7 ^: a, Y. I' s; w5 u
4 N0 H# E0 R6 n4 o/ W
/ z4 F8 J( v. Z* K8 ^3 m
" p r2 J0 r3 Y! A- `阿里的成功學只能代表某一種價值觀,接受這種價值觀不代表成長,不接受這種價值觀也不代表墮落。社會的開放和文明在于接納各種不同的價值觀,你可以選擇搏命奮斗,為了成功,為了出人頭地;我也可以選擇隨遇而安,過平淡的生活,做普通人,只要我的生活方式不傷害其他人,我的選擇就應該得到尊重。2 \/ m N( h& F- K. [
2 @4 _7 J: Y" Z7 _5 C
2 u1 `9 o5 i: O# A4 s( q5 g
1555251667828.jpg (12.9 KB, 下載次數(shù): 80)
下載附件
2019-4-15 07:22 上傳
- w4 D7 E s5 L4 W& }0 s# m( \
) E6 `6 E$ t- g6 z* z% f0 e8 J4 `7 t* |
很多人說,這是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晌艺J為,比沒有信仰更可怕的,是沒有理性。一些企業(yè)借助于所謂的企業(yè)文化去統(tǒng)一員工的思想,以“使命感”、“成功”“團隊精神”等各種名義來剝奪個人的合法權力,本質(zhì)上是違背現(xiàn)代商業(yè)的契約精神的。
6 y" X" k: m" T" \3 I
& Z4 q. X l' ]8 A一般而言,員工和企業(yè)的雇傭合同里承諾付出的是自己的勞動,而不是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企業(yè)對員工的約束權力僅在于勞動紀律和業(yè)績考核,沒有權力去給員工洗腦,要求員工接受老板的價值觀。 X. A6 ]& V& M/ R1 s& s9 I3 t9 a
1 j6 T) t7 O) S8 f0 `. ]$ t. Q
每一個員工都有資格對老板說:“我在勞動合同里許諾出賣的只是我的勞動,不是思想的自由和選擇價值觀的自由。”
& `; e. l$ z( U* r- Z5 I( X( s+ }, P* n2 N
站在財富高的高地上,并不意味著你就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有資格教化他人。
' b9 |( o4 k3 p% i
1555252345137.jpg (73 KB, 下載次數(shù): 81)
下載附件
2019-4-15 07:22 上傳
' ^8 D; h( I; ~
, | i- J/ t#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