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0 h% `. p" @; g8 B$ O子路拜見孔子,孔子問他:“你有什么愛好呢?”子路回答:“我喜歡長劍!
0 j3 _, t. D- H5 f# G( z孔子笑著說:“我問的不是這個,是指以你本身的才能,再加上努力學習,還有什么達不成的嗎?”: ^. x/ Y$ {) l6 T, ^* T
子路疑惑,立即反問道:“學習有什么好處呢?”
% c2 S$ a: h/ t$ `) O/ q4 d孔子說:“為人君者如果沒有忠直勸諫的大臣,則會偏失正道;士人君子如果沒有善于開導勸諫的朋友,容易偏聽偏信。駕馭烈馬不可以輕易丟掉手中的鞭子;操持一把良弓,也要反復在正弓之器上加以調整!6 e* `( L! c& F( n6 F
又說:“木料有了繩墨的校正則可變直,人能接受勸諫更加有智慧。虛心接受教導,有疑就請教詢問,怎會不貫通事理呢?毀謗仁德,憎惡官長,必然近于刑罰之路,君子不可以不學習。 9 N; h) A) g1 h8 A
子路仍不能體會,又問:“在南山有一種竹子,不必揉制加工便是直的,砍了拿來使用,鋒利得可以貫穿犀牛的厚皮。以這樣的情形來看,天生就有才能的人,還需要什么學習呢?”; V, d# B! v8 P0 e8 u6 w# L C
孔子說:“如果在箭末裝上箭翎,箭頭磨得更加鋒利,不就可以射得更深、更遠了嗎?”子路聽后,心服口服,由衷贊嘆夫子的見識。于是,畢恭畢敬地向夫子拜了又拜,說道:“弟子恭敬地領受您的教誨。”5 o2 H9 W1 O+ n7 u% q$ `
《禮記.學記》有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逼浯酥^乎!* K( _4 b `4 n+ V- }$ p
璞玉藏于礦石之中,必須經過切割才能顯現;而顯現出來的玉石,不經過琢磨依然無法成為精美的器具或飾品。而這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寓意所在。人也是一樣,不經過學習,就無法了解做人的正道、不能分辨事物的義理。還有,學習要適時,所謂:“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因此,及時學習與接受磨煉,方能成材。
; t0 @2 s- ^: y, P/ f0 [2 P《第五項修煉》作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語重心長的指出:“未來真正出色的企業(yè),將是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蓖高^學習,可以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成長,是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x+ ^' s: N( ~! r3 k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