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9136|回復: 1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連續(xù)模雙向折彎的問題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1#
發(fā)表于 2014-5-26 17:36: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0 {3 D0 G; ~: k4 d產(chǎn)品很簡單,現(xiàn)在的方案分兩次折彎,一道向上折彎(下圖右邊),二道向下折彎(下圖左邊),一道折彎上模由脫料板由脫料板替代(上圖中右邊黃色部分),二道向下折彎,折彎凹模固定在固定板上(上圖右邊紅色部分),成形時脫料板的彈力必須大于一道折彎的彎曲力,反之由于一道、二道成形時間差的原因,二道折彎上模會壓彎料帶,材料1.6mm,感覺這樣處理不太妥當,就現(xiàn)有的排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請大神指教
8 z7 M# Z  }2 }9 s+ ]! Y另外一種方案一次折彎兩邊折成V字形應該可以避免上面的問題,但就第一種方案想知道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 F: H( p' t. |  s* Z8 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會員

x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5-26 18:16:51 | 只看該作者
/ X% V  T! U5 e+ B
) @+ k1 `2 |" y# N0 a& h
  ^) r0 r! J3 p% l- E$ k4 n

5 p  G, j9 p# b8 C+ {找了一些資料,但沒有講,同一副模具中雙向折彎,材料比較厚時,這樣處理是否合適?
9 N# a; ], S- K! a8 N8 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會員

x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fā)表于 2014-5-27 10:01:33 | 只看該作者
只提供材料厚度 1.6 mm木有材質(zhì)和材質(zhì)硬度,折彎零件幾個基本尺寸未標出,基本的數(shù)據(jù)不完整看了也不能回帖,

點評

折彎的方法有多種選擇,開模時要選用最合適自己的工藝,而不是最新或最巧的工藝。  發(fā)表于 2014-5-27 15:57
感謝大俠關(guān)注,想知道這種上下折彎的是不是只能通過這種軟成形的方式進行,其他還有沒有方法  發(fā)表于 2014-5-27 15:3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5-27 15:43:24 | 只看該作者
材料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成出來就行,準備用熱軋鍍鋅板,折彎尺寸見下圖
, d7 D" R+ {7 s/ |+ o2 s8 ~7 M/ a1 O1 d4 P0 S$ \1 c: N  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會員

x

點評

最重要的折彎后的形狀咋不見? 包括內(nèi)R和容許公差。  發(fā)表于 2014-5-27 15:5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5-27 19:22: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u320211 于 2014-5-27 19:25 編輯
* z7 j. P3 s; _# @3 N+ X8 g* S" ]3 Q/ K8 S/ C

+ Q8 B! y: }0 L) g! x3 Z, B3 w4 @- u; ?8 [4 `
公差正0.1-0.2都可以,產(chǎn)品是自己用的,原來是單沖模,量上去后準備合成一付
  v- i5 x: `4 @" M* r7 w. ^9 l3 e) A& G

/ U; H/ k' b1 R$ X# c4 R$ G( t'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會員

x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4-5-27 23:24:38 | 只看該作者
建議:6 }; O5 g9 D- S( i( p& G
1、雙V折彎,這樣容易做到過彎,以補償回彈角度,使16.6邊長這個折彎能滿足90°的尺寸,不要認為 0.1/-0.2 的公差很大,換算角度后就曉得;
" A7 k7 R" ~7 ~    缺點,表面會有模痕;展開計算要精確,否則折彎零件位置會有偏差;4 e2 ]: f. ?4 b8 e
2、20邊長折彎從V折彎轉(zhuǎn)L折彎,可以利用圓弧不同心之效果達到抑制回彈的結(jié)果;
$ G; b5 }: U1 ~& L  [
7 Q, a6 L$ D! O1 ~/ d" b! G* O. C3、兩次 L 折彎,不容易做好回彈角的補償,只能靠擠壓折彎R之外側(cè)來減少回彈;! J7 L# u) u& ^+ w9 m
7 d: S& `0 v+ V8 }* |" w% |
4、一次 Z 折彎,在小段差零件必需這樣處理,你這個零件不適合。又是自己的產(chǎn)品,要以穩(wěn)定生產(chǎn)為優(yōu)先考量。雖然有可以一次完成的結(jié)構(gòu),但是俺推測是不合適你目前的能力,因此不建議 Z 折彎。
; @7 s5 ?& y; c; u% u7 u$ c% y& z4 N) ?$ x6 p
5、內(nèi)R0.5 外R2.1 這里要注意折彎裂紋的問題,尤其是材料延伸率低的話,可能會龜裂或直接斷裂。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模具小俠 + 5 問題描述清楚,顯得很專業(yè)!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5-28 10:06:57 | 只看該作者
1、已經(jīng)在改作雙V折彎,如此可以實現(xiàn)硬折彎,沒有時間差的問題。正如大俠所說的缺點,所以最初考慮用L折彎,準備用鍍鋅板材,成形后無需表面處理,改作雙V折彎,模痕成了問題。9 o4 X4 d* G, p' t( t# l2 `
2、大俠所說的“一次Z折彎,在小段差零件必需這樣處理”,沒明白,求解;另一次折彎結(jié)構(gòu)是不是指翻板結(jié)構(gòu)?
( v6 s/ _- b. X* ]( O, m9 e/ W3 m3、發(fā)貼的動機:如果遇上零件決定了必須雙向L折彎,材料又比較厚時,怎么解決零件成形的時間差問題?

點評

2、小段差指Z折兩最外面尺寸在3個板厚內(nèi); 另一種一次折彎結(jié)非翻板結(jié)構(gòu),是一種轉(zhuǎn)軸機構(gòu)。 3、時間差要用滑塊或彈簧來處理。  發(fā)表于 2014-5-29 08:1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fā)表于 2014-5-28 16:42:43 | 只看該作者
他指的應該是“斷差”,也就是20那個尺寸
. b0 ~) I9 f* s# g* b8 b一般要求這個尺寸至少>2T,你這個產(chǎn)品沒這方面的問題。
# a) |+ V6 J  g7 u, M+ \他水平較高,我只能幫忙你到這了。。。。
: [1 z& f+ x; B5 j0 }# c  i' x- c9 @' {0 r' j$ g
另,你這個產(chǎn)品R/t值很低(一般來說0.75~3.5,約接近下限抗回彈越好),所以個人覺得,可以一次成L或Z

點評

感謝兄關(guān)注,一次成是可以的,大俠也說了“以穩(wěn)定生產(chǎn)為優(yōu)先考量”  發(fā)表于 2014-5-29 09:4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5-29 12:23:44 | 只看該作者
“利用圓弧不同心之效果達到抑制回彈的結(jié)果”,在中模論壇上看到一些討論,有三種答案:“第一次一般都是內(nèi)折線外移0.2T”,“一般1.2以下的偏0.35左右,1.5至2.0偏0.4至0.45 ,2.0以上的都可以偏0.45至0.5”,“一般都是第一次內(nèi)折線外移一個料厚”,用Logopress的移動中心展開結(jié)果是外移半個料厚,也就是0.8,不知道哪種結(jié)果比較準確?

點評

移動量跟你使用的材料回彈量有直接關(guān)系,別人的總結(jié)是以他們的材料回彈量當依據(jù),可以參考但切勿照搬困擾自己。  發(fā)表于 2014-5-29 13:1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4-7-21 21:12:32 | 只看該作者
建議把下摸反上模  里面的需要分段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4-11-21 00:17 , Processed in 0.05632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