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j0203 于 2012-7-13 09:34 編輯 + A* q7 H; C7 A- u: F, Q( l( R
3 I/ P f1 G8 u8 F
19樓的問題 可以通過數(shù)控系統(tǒng)的內部記憶機床的誤差來并行到系統(tǒng)差補的計算當中 來解決實際加工的問題/ L: T) L6 I% t9 E6 T0 f
目前高端系統(tǒng)都有這功能 西門子840 海德漢的530 華中的848 等完全支持
9 _* Y3 Y9 m# [1 @8 h1 f! r這樣可以避免了NC計算的處理 & Q6 @$ C4 a9 E4 v
# @7 e) h( I$ R1 |就樓主的問題 我說說國產(chǎn)機床的問題4 J5 v7 f5 n1 V5 z( _) [$ n
這東西其實已經(jīng)沒法說國產(chǎn)了,數(shù)控系統(tǒng)和主軸部件 還有絲桿 滑塊等 都國際化了8 @# j0 {6 A. j. }, e
我就說說機床的床身鑄造吧) j1 k: X; I! v2 [, B6 N# I
國內床身 :材質和國外的差距不太大 (小型設備) 大型的差距很大7 L0 }2 h9 J6 o3 z5 ?
鑄造工藝:國內做壓力鑄造的少,因此密度上不來 剛性上不來,又要和別人拼價格,所以床身就瘦小了
9 _5 r( I2 @3 f5 `# q' E/ q- f質量也就輕了,那什么和別人比剛性
: m Q4 z5 i9 y j/ _& C舉例來說吧 650和850加工中心 國產(chǎn)的3-4。5 噸的650是很常見的 這說的是整機0 s% L% g2 G+ Z' @/ P" ]$ r0 L
國外的普通產(chǎn)品型的基本在5-8噸之間,模具的在6.5-11噸之間 看要求
' W1 i$ r2 q! Z: U5 t* s I9 L' R; d850的加工中心差距更加大了
4 P* K7 |8 t; I" \5 |! a熱處理工藝 國內99%的都是人工失效 國外依檔次來 基本中高端的都是1次人工和長期的自然時效6 {3 I: ~+ Y, {; |/ g! R
根據(jù)我朋友去德國考察和學校的時候詢問的情況看 人家高精度的機床自然時效要2年以上的時間(本國用的); y/ a0 m9 l2 H% Y. a$ j/ g8 \9 c8 X
0 |6 y" p; L$ [基準面的工藝:人家的粗精度和我們的高精度類似了,要求高多了
8 W/ t- y3 U" g. [/ [4 m* P磨: 人家機床在真正的恒溫車間磨的 國內的有很多恒溫車間 ,但是達到恒溫的沒吧 我看過的幾個大廠反正沒達到要求
# W& s. n& m* \6 L7 {2 o
9 A, ^" F F( g; m( F& d裝配基準: 國內的基本是磨好 高頻(中頻)淬火 再磨就OK了5 s% I0 c( `+ o9 K+ V. d7 j5 F
國外的基本是磨好放恒溫車間保持1周 再淬火放恒溫倉庫再過1周 (看要求)人工刮研,基本都不磨的啦9 P F6 {) Q" P7 v9 _9 t
軸承裝配:國內的基本是常溫下銅棒+榔頭 國外: 恒溫車間里配合局部高溫(100-140) 油石+ 手套就可以輕松裝配了
/ n B T; K8 T 而這種裝配差異 在高速機運行上是最要命的
) `; f) o6 J7 ~& G: R5 M線規(guī)裝配: 嚴格安步驟和扭力來裝配,這點差異不大,主要是看細心) T- | m9 x% `) O& }1 ]
0 N$ H; R. |% C8 a* {$ c
絲桿誤差補償: 國外是激光干涉儀 球桿儀 前提是在無塵的恒溫車間
5 O1 x* ?( \6 x, U7 v4 I1 X8 o* G) ^3 g' E- k% _4 u- C0 v- z7 a N
國內也是激光干涉儀和球桿儀,前提是沒幾個達到無塵的恒溫車間啊,1 }" D/ c" A* Z0 W+ | b1 o5 d+ |
為什么國產(chǎn)的部件選擇好的,精度確沒國外的好的原因,這個是個關鍵9 B6 w! X4 `+ Z o3 |. Z4 |0 R% D# I
要依據(jù)中國的情況來選擇檢測設備 現(xiàn)在開始用 激光干涉儀和球桿儀+ 步距規(guī) 3者結合的方法來處理,這里不對3個設備的方法做說明了,因為要說的話,可以寫個上萬字了
) i% C" O+ _5 `; t簡單的說下系統(tǒng)吧 : 現(xiàn)在的數(shù)控系統(tǒng)高端的,已經(jīng)很先進了,和以前的差距很明顯的 不做詳細說明了
" a0 d+ H l- x( P
5 n; v9 J/ g( t+ k3 {6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