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0974|回復: 1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壓力容器的密封螺栓之殘余預緊力的選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fā)表于 2016-6-9 23:3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先說一下我的情況:2個45#鋼大板,各掏出一部分型腔,然后在結合面鋪上O型圈,然后再用螺栓鎖緊,型腔里再注入液壓油,5Mpa: @- L8 E$ u- N1 @3 g

4 B: \) _% R( g' b1 x& ]( {
& _$ m  O5 O" s/ F7 |# h$ V我在網(wǎng)上找到的資料:2 I) L0 \0 v! p3 ?
為了保證連接的緊密性,以防止受載后結合面產(chǎn)生縫隙,應使殘余預緊力的值>0% c# V8 v9 k! L
而對于不同工況,選擇的殘余預緊力的值有所不同。
5 Y* w. d  B5 \* L/ e$ z! c! O2 T' E2 r按下圖來選擇) p6 U5 Y- A* H( e* K$ A

3 e& a8 N! m' Z. U. |* q, U' ~7 ]6 h
8 c% }& W8 \9 j3 M+ h那么我的問題是
1 X/ t) U5 }0 H/ P2 R1. 圖片上所講的壓力容器的緊密聯(lián)接是不是也是用了類似于O型圈的密封元件,還是純機械的剛性密封?
4 n+ l! `, A3 M- S3 S( h$ g2. 因為我的案子是用了O型圈,在理想狀態(tài)下,只要2塊大板的間隙保持不變,O型圈處就不會產(chǎn)生斜漏,那么此時殘余預緊力的值就可能是=0,但那是完全理想的狀態(tài),我知道是不可能的。但可不可以,我的那個工況下取值0.5F左右呢?  (否則的話,按1.5F來取值的話,我的螺栓太巨大了。)
+ h$ x$ M( p: s2 G# s( i+ @3 w. l4 {1 f8 @$ |6 u/ ]* S1 X2 H

* q, L; G% I8 p3 t
( W8 Z1 l6 s5 m2 G, C" u  U% w- g5 U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16-6-10 00:54:57 | 只看該作者
你可能沒有理解“受載后結合面產(chǎn)生縫隙”的意思。你的型腔里一旦有了壓力,就會有將那兩塊大板分開的趨勢。之所以沒有分開,是因為有螺栓拉力的存在。試想,沒有型腔壓力時,螺栓拉力的反作用力在哪里?當然在兩塊大板之間,F(xiàn)在有了型腔壓力,通過兩塊大板,將螺栓拉長,直到螺栓與螺母工作面之間的距離大于兩塊板的厚度和,兩塊大板之間的作用力——也就是那個殘余預緊力,就逐漸減小并最終消失,大板就分離了。如果,兩塊大板內有軸、套結構,O型圈用在圓周上,大板的分離使軸、套發(fā)生軸向移動,并不改變O型圈密封結構,對密封效果沒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假定套的剛性足夠大,沒有被內部的壓力撐大到影響密封,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個假定可以被接受。)。但似乎你把O型圈用在了端面上,壓力使兩塊大板分離到一定量時,O型圈的工作條件不再滿足要求,泄露必然發(fā)生。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是在彈性范疇內進行的,而你似乎假定你的大板和螺栓都是理想的剛性體,而且兩個大板都不存在由于材料和工藝因素造成的平面度誤差,所以你首先排除了實際上必然發(fā)生的問題,當然得出的結論也就沒有了問題。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fā)表于 2016-6-10 01:02:15 | 只看該作者
對于徑向O圈的密封,即使有輕微的縫隙變化對密封的影響也不大。對于斷面密封來說,則必須保證這個密封面的相對靜止。
' ^$ u7 ]; V7 b6 s至于預緊多少,則要平衡螺栓的伸長量和箱體受壓縮時的壓縮量,保證工作狀態(tài)下箱體在最大工作張力狀態(tài)時仍保持一定的壓縮量,最小不得低于0壓縮量。已此保證密封面的穩(wěn)定。因此來說,就你的情況,如果是端面密封,不可能說殘余預緊為0。那樣的設計沒有安全量,如果遇到松弛,松脫等現(xiàn)象,可能出大事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fā)表于 2016-6-10 01:04:22 | 只看該作者
oldpipe 發(fā)表于 2016-6-10 00:54, F' e& _6 j1 g
你可能沒有理解“受載后結合面產(chǎn)生縫隙”的意思。你的型腔里一旦有了壓力,就會有將那兩塊大板分開的趨勢。 ...
6 x& T! j7 ?; y+ I. O6 T+ P
至于F”的取值,沒有充分理由的話,還是應該尊重資料上推薦的算法或數(shù)值。這個F”應該是N多個螺栓的合力,5MPa并不是個特別巨大的壓力,如果你的型腔有個特別巨大的面積,也應該會有足夠的邊長,放得下N多個大小適當?shù)穆菟ā?br /> ! L9 p* {# S$ \: ]9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16-6-10 07:21:24 | 只看該作者
我這邊儀器耐壓差50Mpa,通常采用嵌入式,螺紋和O型圈密封。如果零件不是很巨大可以采用,螺紋+o型圈密封方式,o
6 o# r: ~8 Y* N& k8 ]型圈2到3個最好,個人意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6-6-10 07:41:08 | 只看該作者
學習到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6-10 12:00:54 | 只看該作者
伯努利111 發(fā)表于 2016-6-10 07:21
7 ~, T/ o8 H0 h$ o" `我這邊儀器耐壓差50Mpa,通常采用嵌入式,螺紋和O型圈密封。如果零件不是很巨大可以采用,螺紋+o型圈密封 ...

3 z0 h2 F/ H) g9 @8 F你們的螺紋預緊之后,計算的殘余預緊力是選值1.5~1.8F嗎?. P& J3 V0 S' ]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6-10 12:15:51 | 只看該作者
zerowing 發(fā)表于 2016-6-10 01:02* J7 s/ C8 h  y, k* Q
對于徑向O圈的密封,即使有輕微的縫隙變化對密封的影響也不大。對于斷面密封來說,則必須保證這個密封面的 ...

* Q; i# B. U5 Y9 K我說的殘余預緊力為0,那是極端理想的情況。8 k0 i! @: l# s& F* K; q# ?7 U# f
: f! M- F% J. |5 y- x0 }
那么稍微放松一下,取值0.5F是否可以。' F3 V3 `" p4 R7 J6 u+ a* Z2 ~
- l3 ?) H3 @$ _: m
因為我這個F值也很大的。
- a! Z# M9 D/ m, t8 o

點評

還是感謝了  發(fā)表于 2016-6-10 21:57
算了,當我沒說。你都沒看懂我說什么還0.5F,有意義嗎?  發(fā)表于 2016-6-10 14:0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6-10 12:27:18 | 只看該作者
oldpipe 發(fā)表于 2016-6-10 01:04
6 Y0 b# D0 x+ l& B3 O" `) d7 Q至于F”的取值,沒有充分理由的話,還是應該尊重資料上推薦的算法或數(shù)值。這個F”應該是N多個螺栓的合力 ...

  o' B. n2 q# H目前的計算過程是這樣的" |8 X) b/ a2 Z( f( ~3 m3 Z
0. 假定螺栓數(shù)量,螺栓規(guī)格,螺栓強度等級5 E+ b3 ?+ C( |
1. 計算出工作力+ V0 ~3 q$ X% O
2. 選擇殘余預緊力=1.5倍的工作力! P/ L( n( r8 z7 a5 v, b" q  _
3. 計算總力=工作力+殘余預緊力
+ I# _# [7 u( d% K4. 選擇許用應用安全系數(shù)S=1.5
, d* r" t# X6 r5. 計算出螺栓小徑,滿足假設要求。
6 `+ G" ?5 {5 t. I; i  A6. 計算預緊力=總力-剛性系數(shù)*工作力,剛性系數(shù)=0.2
  f! i* V0 V! j2 f. n
* H; g- ]* a. u6 F+ {. ]" B/ v8 n7 P7 O) i! d! h$ f
我最后算出來的是M36,10.9級,預緊力將近30噸力,我該用什么辦法來達到?普通的扭力扳手能實現(xiàn)嗎?- G! q# N3 p; \; ?7 I
  a7 ^9 S5 i3 M4 N

點評

M36的可以扭矩扳手或者液壓扳手,有錢的直接上螺栓拉伸器  發(fā)表于 2016-6-14 11:16
大螺栓自有大扳手。有加長手動的,也有液壓動力的?偛粫辛寺菟ㄕ也坏桨馐值摹  發(fā)表于 2016-6-10 23:1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6-6-10 14:36:36 | 只看該作者
very0717 發(fā)表于 2016-6-10 12:003 i' L3 S! H) b0 v( C! K( D4 i
你們的螺紋預緊之后,計算的殘余預緊力是選值1.5~1.8F嗎?
1 P* f6 ], m# F
我們是螺紋組合,根據(jù)公式校核強度,樓主壓差這么小,應該不是問題,你o型圈盡量不要放在接合面,密封效果不好
# N- \6 K# k6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4-11-19 00:21 , Processed in 0.05585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