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494|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淺析跳動公差在設計中的使用方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fā)表于 2014-8-4 10:0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徑向圓跳動與同軸度的關系:
徑向圓跳動:是指圓柱體的同一橫截面內,實際表面上各點到基準軸線之間距離的最大變動量。
同軸度:是指被測軸線對基準軸線之間的位置變動量。
從以上定義中可以看出,兩者控制的要素不同,公差帶形狀不同,對零件的使用功能控制也有差異,但是二者之間又有密切的聯系。
1:徑向圓跳動包含了圓柱面的圓度誤差和某個橫截面內的輪廓中心線對于基準軸線的偏離程度,這個偏移量相當于其同軸度誤差。
2:當圓柱面存在徑向圓跳動誤差時,其同軸度誤差可能較小,這個時候,它主要反映出了此圓柱面的圓度誤差;但是,在通常狀況下,同軸度誤差都是遠大于圓度誤差的。所以,徑向圓跳動公差可以同時控制同軸度和圓度誤差。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徑向圓跳動公差所限定的同軸度誤差已經能夠滿足工件的使用工況時,則不需要單獨給出同軸度公差;反之,如果對于同軸度公差有更高要求時,則需要單獨給出。
3:應當指出,在工程實際應用中,由于徑向圓跳動公差的檢驗檢測比同軸度檢測方便,通常應優(yōu)先使用徑向圓跳動公差項目取代同軸度公差來控制同軸度;而且,在精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或者工件無特殊工況時,很多時候,質檢部門也被允許使用檢測跳動的方法來檢測同軸度誤差。
二、端面圓跳動與垂直度的關系:
我們知道:端面圓跳動同時反映出端面任何圓周上各點沿軸線方向的位置變動量,和所檢測的圓周對于基準軸線的垂直關系。注意,這種垂直關系與整個端面相對于基準軸線的垂直度是有區(qū)別的,因為整個端面的垂直度還包含有平面度誤差在內。
所以,在工程應用中,如果使用端面圓跳動公差代替端面垂直度誤差時,應當注意:
1:如果工件有相對較高的使用要求時,需要給出端面平面度公差或者使用端面全跳動公差;
2:端面圓跳動公差代替垂直度公差時,會降低垂直度精度;
3:端面圓跳動測量方法較為簡單,如果垂直度要求不高時,可以優(yōu)先選用端面圓跳動公差要求代替垂直度公差要求。
三、圓跳動與全跳動的關系:
1:圓跳動只能反映工件的一個測量截面內的被測要素誤差,不能反映整個表面的精度偏差;
2:全跳動與圓跳動都是基于測量方法提出的具有綜合控制功能的公差項目;
3:徑向全跳動能控制圓柱體的軸線直線度、圓柱度、表面素線直線度并包含徑向圓跳動項目;
4:在對零件功能要求較高時,才使用全跳動公差項目。
四、徑向全跳動與圓柱度的關系:
徑向全跳動與圓柱度都是一項綜合控制性能指標,他們的公差帶形式基本相同,但二者控制作用有區(qū)別:
1:圓柱度的兩個同軸圓柱面件的公差帶是浮動的,徑向全跳動的公差帶是與基準軸線同軸的兩個圓柱面之間的區(qū)域,公差帶是固定的;
2:只有在公差帶的位置誤差時,全跳動公差才可以控制圓柱度誤差;
3:有高精度要求的軸、孔,使用圓柱度公差比全跳動公差更為準確;
4:徑向全跳動公差檢測比圓柱度公差檢測方便,所以,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全跳動代替圓柱度。
綜上所述,跳動公差是基于測量方法所引入的兩個公差項目,所以,在很多時候可以使用跳動公差代替其相應控制的公差項目以方便檢測檢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14-8-4 10:21:17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是否原創(chuàng)?此類文章請注明是原創(chuàng),因為轉帖或改編的比較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fā)表于 2014-8-4 10:33:44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很適合我們這種菜鳥級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8-4 10:39:31 | 只看該作者
老鷹 發(fā)表于 2014-8-4 10:21
樓主,是否原創(chuàng)?此類文章請注明是原創(chuàng),因為轉帖或改編的比較多。

鷹大,這類東西幾乎都不會是原創(chuàng)的,只是大家日常工作實踐的積累和資料的選編。因為這類成熟的工藝知識,前人在幾個世紀前就已經總結完畢了。我只是將想到的問題結合我下屬的工程師常犯的錯誤集合在一起而已,只是為了更方便初級人員理解公差知識中容易犯迷糊的東西。

點評

我權限不夠,如果將我最近的幾個帖子整合在一起,并配合《FA工業(yè)自動化設備設計基礎》帖(原創(chuàng)資料),相信就很容易理解了。  發(fā)表于 2014-8-4 10:55
好的,謝謝!可以加一些你們工作中的具體內容,如案例,糾錯等,增加可讀性。區(qū)別于一般轉帖就好了。  發(fā)表于 2014-8-4 10:4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14-8-4 10:50:57 | 只看該作者
說的非常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4-8-4 10:52:58 | 只看該作者
很好,謝謝樓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14-8-4 14:39:17 | 只看該作者
希望結合實例來解說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fā)表于 2021-12-5 21:00:00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fā)表于 2021-12-16 13:52:34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4-11-19 14:36 , Processed in 0.05202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