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等著刪帖了,搞不好還被扣分,所謂的不作死就不會死啊,哈哈,清明的節(jié)奏。
以下是我?guī)追昼婂X關(guān)于喝茶的一個帖子,后面吐槽了幾句膚淺的“行業(yè)分析”,也許是標題不大對勁,被秒到了業(yè)余板塊,那個汗啊。
這是傳送門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4354&extra=page%3D1
以下是正文部分,哈哈:
家中略有薄地,種茶若干,是以每年也能在喝茶上,高端一回,奢侈一把,炫耀一下,明前碧螺春,嘿嘿。
作為十大名茶(貌似我能叫出名的茶,都在此列,哈哈,十大之外的品種,還沒聽說過,當(dāng)然,花茶不算),不好此道的,喝著也就那么回事,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家種的,不花錢買,也許我也不會專門找這茶喝。
好吧,喝茶,那就話茶。碧螺春起源,跟某位皇帝下江南有關(guān),當(dāng)然,這只是名字的由來,茶一直有,之前喚作“嚇煞人香”,下里巴人的叫法,不夠陽春白雪,后來才有了文雅的稱號,終于登堂入室,躋身我大天朝十大名茶之列(詳細歷史由來可問小度娘,這邊就隨便嘮上一回,不具權(quán)威性)。 小農(nóng)經(jīng)濟時代,能形成自有的品牌,并歷代延續(xù),可謂不易,也確有其獨到之處。甚至于今天有人注冊商標,“xx”碧螺春,“xxx”正宗碧螺春,都離不了碧螺春三字,哪怕沒商標,自家做的,也不會被外界質(zhì)疑,畢竟本身就是民間的品牌,正宗的也就在民間。 有人關(guān)心價格,那咱就從成本上說說。首先,你得有茶樹,哈哈,中間當(dāng)然需要打理,除草施肥,殺蟲澆水,特別是澆水,三伏天里,一擔(dān)擔(dān)水挑著往山上跑,這個辛苦是不必多說了。打理好了,時節(jié)到了,那就采吧。采茶,按一人一天采兩斤,兩個人采一天,最后做成品,也就一斤多點。按現(xiàn)在請人采茶的成本,包吃包住外加工資,一個人怎么也在200出頭吧。采回來了要把雜葉,老葉剔除,也費不少精力。最后炒茶,一斤茶分兩鍋才能做出來,耗時一個小時以上,中間不能停下來,這是一門手藝,也是技術(shù)含量的集中體現(xiàn),至于有多少附加值,自己估算一下吧。這邊不妨透個底,最早上市的碧螺春收購價是800-1000的,后面慢慢下調(diào),400-500也在收。清明后的茶葉,價格更低,300-600。然后,一包裝,轉(zhuǎn)手賣出去,就噌噌噌的翻了。茶葉是炒出來的,這茶葉的價格更是炒出來的。也許你喝的精美包裝下,標價3000的,就是千八百的了。但實際上,如果3000能買到那茶的話,店家也算公道了,你算算房租和人工成本,就知道了?傊,這茶的成本呢,主要就是由這些因素決定的,你愛喝或者不愛喝,它就在那里,不漲也不跌,哈哈。 自身的品牌優(yōu)勢,在市場利潤的沖擊下,也逐漸磨滅了一些東西,有時候就稱之為“節(jié)操”。店家這么做了,一些茶農(nóng)也無師自通,一開始,直接參假,用陳茶或者其它品種的;后來有所“改進”,收購?fù)獾夭上聛淼娜~子(俗稱“青頭”),回來自己炒;再后來,就更干脆了,自己種點外來品種的,如福建,四川等地的茶樹,開采早,葉子也大些,趕在本地碧螺春剛上市,賣個好價錢,甚至提前就備好了,這個現(xiàn)象,每年都有暴光,但在利益的誘惑下,又怎么可能禁的了呢。實際上,這個還真沒辦法管理,即使統(tǒng)一管控,也只是更家淪為斂財工具。雖然上述情況是少數(shù),但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卻是要整體承受的。 喝茶,品茶,話茶,不僅僅是為了茶,很容易的,就能讓人套用到其它行業(yè),作為工程師,自然就在工業(yè)上引申一下了,呵呵。 我們的許多產(chǎn)品,一開始都能做好,能創(chuàng)下品牌和口碑的也不在少數(shù),但后來慢慢沒落,也有相通之處。花炒青的價,喝碧螺春的茶,要換我,也最好是這樣,就象能用奧拓的價去買奧迪一樣。 有時候吧,國人大都會把看不見的附加值給忽略掉,特別是站在買方的時候,即使看見了,也認為沒什么了不起,找誰都能做,通常都以否定的觀點先入為主,所以壓價,再壓價,逼的乙方不得不“精簡”產(chǎn)品,但精簡掉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比如我們做產(chǎn)品,有好的東西,誰不愛用啊,但成本在那擺著,用不了呀。最后就慢慢陷進了一個當(dāng)初誰都不想進去的泥潭里,想出也出不來,只好和稀泥,搗糨糊了。當(dāng)然也有出不來的,直接埋在里頭了。 閑暇無聊,也沒什么新的話題,就當(dāng)茶余談資,就比如我喝的茶很多人都在喝,我說的話題,也很多人在說起,僅此而已。 有空的話,一起過來喝一杯,當(dāng)然,不喝茶的話,酒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