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標題: 板厚和折彎變形量的關(guān)系? [打印本頁]

作者: 簡莫    時間: 2017-8-24 09:17
標題: 板厚和折彎變形量的關(guān)系?
有個疑問,是不是板材越厚,折彎以后的變形量就會越大?
作者: 十月風霜    時間: 2017-8-24 09:46
來學習,變形量指什么
作者: 挨拍的5    時間: 2017-8-24 09:59
變形量指變形區(qū)域吧,這樣是的
作者: 煙雨迷蒙    時間: 2017-8-24 11:42
折彎變形和你的折彎半徑關(guān)系最大。有個系數(shù)是R/T值,R是折彎半徑,T是材料厚度。該值越小變形越大。
作者: 星-星    時間: 2017-8-24 15:32
我要用板材(304)卷一個圓筒: F  A8 @% u0 p$ a/ Z9 p
假如圓筒外徑100,板厚1,下料直徑的尺寸應(yīng)該是多少?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7-8-24 15:58
這主要和折彎系數(shù)有關(guān)。
作者: 淡然    時間: 2017-8-24 17:40
板越厚,折彎系數(shù)越大。折彎系數(shù)越大說明變形量越大。
: s5 a: J; h0 c; m9 m- l
作者: linhanye    時間: 2017-8-24 21:59
學習了
作者: 簡莫    時間: 2017-8-25 08:33
淡然 發(fā)表于 2017-8-24 17:40
+ c: |1 R" ]4 e板越厚,折彎系數(shù)越大。折彎系數(shù)越大說明變形量越大。
) n3 J" G: Q0 X. M, j7 z
受教了,謝謝
作者: 簡莫    時間: 2017-8-25 08:33
未來第一站 發(fā)表于 2017-8-24 15:58% j# ~# Y+ v  i- d
這主要和折彎系數(shù)有關(guān)。

# G, D& R& t. H* s; o) h7 I7 G學習了,謝謝
# E' W9 m2 T. f. l+ |8 Z
作者: 工業(yè)流水線    時間: 2017-8-29 17:26
折彎是根據(jù)鐵板的厚度跟磨具槽來算的,不同的槽折不同厚度的板出來的尺寸是不一樣的
作者: abdfmn373    時間: 2017-9-8 16:19
星-星 發(fā)表于 2017-8-24 15:32
2 n% b9 r" z7 R& m9 F我要用板材(304)卷一個圓筒0 T, |1 V* O* y3 w4 W
假如圓筒外徑100,板厚1,下料直徑的尺寸應(yīng)該是多少?

, `) H8 c; f6 F$ F2 _; g" _8 {98π
" Y; j, O. W( `: W$ A
作者: 星-星    時間: 2017-9-9 14:40
abdfmn373 發(fā)表于 2017-9-8 16:19
' T. O# x/ ^* g( U: |98π
1 Y& n# ?4 ?+ E; ^7 E
完全按照內(nèi)徑尺寸來計算,會不會偏小呢
1 Z8 r7 s7 j! _2 Q在圈的時候,外層應(yīng)該會拉伸,內(nèi)層會壓縮,
1 V3 B/ c6 |$ k但是會有一個尺寸沒有任變化的層,這個層的位置是在哪
* \& U+ |  a, V3 v  g(我覺得不是在直徑98的位置,試驗也不是)
: }6 w0 B. }  S8 R* K: [1 O+ ^) H3 [
/ l& t" ]( |. n3 q6 w3 y, ~
作者: gao604871787    時間: 2017-9-13 16:12

9 b4 \* v) ?5 Q0 p4 p/ ~4 v$ l& b
作者: abdfmn373    時間: 2017-9-14 14:23
星-星 發(fā)表于 2017-9-9 14:40
0 G" w" S" X% v5 f5 l! U完全按照內(nèi)徑尺寸來計算,會不會偏小呢2 X/ H, W& }  n# S3 ?6 @
在圈的時候,外層應(yīng)該會拉伸,內(nèi)層會壓縮,
: V8 W+ z! l1 b  h1 ]6 L但是會有一個尺寸沒 ...
( N2 {/ t7 D3 u+ o
量量你的板厚1是不是1,100-2*板厚,我就是這樣做的。
6 K# w' Z& I6 i' Z& C* ^+ Z
作者: kqenvs    時間: 2019-6-11 19:00
受教了,謝謝
作者: c2701624717    時間: 2019-6-14 20:09
310.6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e-learninguniversit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