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標題:
郭臺銘怒責夏普董事 日本企業(yè)全面衰落
[打印本頁]
作者:
boying006
時間:
2012-9-9 14:36
標題:
郭臺銘怒責夏普董事 日本企業(yè)全面衰落
夏普的興衰
“你們日本人,為什么要花這么長的時間來決定一件事?你們是不是真的打算重建公司?”
8月30日下午,位于大阪府的
夏普
公司堺市工廠傳出憤怒的聲音。3年前,夏普投入了4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0億元),建成了這間具有年產600萬塊以上60寸液晶顯示器能力的世界級高尖端工廠。此時此刻,在這間大型工廠的特別接待室里回響著
鴻海
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怒吼。鴻海精密集團是中國臺灣的精密儀器生產商,在中國大陸以“
富士康
”為名為美國
蘋果
公司代工
iPhone
與iPad等電子通信產品。
面對郭臺銘董事長的斥責,夏普總裁奧田隆司及其下屬管理團隊就像被老師訓斥的小學生一樣低著頭,默默不語!拔易詈笤僬f一遍!接不接受我們的要求,你們最好趕快考慮清楚!”
說完這句話,郭董事長立即動身前往關西國際機場,搭乘私人飛機離開了日本。對于他的突然離去,等候在工廠會見室內的100多位媒體記者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在8月中旬,日本東京的市谷地區(qū)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搬遷。聽到“市谷”這個地名,東京人一般會想到兩個地方:一個是統(tǒng)領25萬自衛(wèi)隊的防衛(wèi)省,另一個是位于防衛(wèi)省東側、好像一直在窺視防衛(wèi)省的夏普公司總部大樓。8月中旬,夏普總部里的工作人員陸續(xù)搬出。夏普原計劃于今年9月在這幢大樓里舉行公司成立100周年的大型慶典,但由于赤字不斷增加,這幢價值高達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的總部大樓已難逃被變賣的命運。夏普在售樓抵債的同時,還發(fā)布了涉及5000余名員工的大規(guī)模重組方案。
作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電機生產商,夏普在今年3月的財政決算(日本公司的會計年度從4月開始)中曝出了37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0億元)的損失。這個數字無情地證明,繼2012年第一季度出現13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0億元)的赤字之后,夏普的業(yè)績仍在加速下滑。夏普的股價已從每股2600日元暴跌至160日元,再加上1兆252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00億元)的有息債務,夏普必將在一年之內破產。
夏普已經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輝煌之路。上個世紀初,日本人開始“棄穿傳統(tǒng)和服,改穿西裝”,使得西褲皮帶的需求量迅速擴大。1912年的9月15日,年僅19歲的見習金屬匠早川德次審時度勢,與兩位好友在東京創(chuàng)立了一家制作皮帶扣的公司。這是夏普公司的前身。
早川德次于1915年發(fā)明了一種可以自動出筆芯的“早川式自動鉛筆”,并開始使用“夏普”作為公司名稱和商標。夏普在1925年完成了日本生產的第一臺收音機;1953年制成了日本第一臺國產電視;1962年推出了日本第一代國產微波爐;1964年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臺臺式電子計算機;1973年將“液晶”由理論變?yōu)榱藢嶋H;1980年完成了錄像電視的研發(fā);1982年完成了電子電視的研發(fā);1987年推出電子記事本;1992年推出液晶攝像機;2001年推出液晶電視臺AQUOS……一個個高新技術產品讓夏普公司的產品銷量直線增長。5年前,夏普自豪地宣布,公司年銷售額已經突破3兆日元(約合人民幣2400億元)。
但是,經歷了輝煌之后,夏普的銷售急轉直下。液晶制品、手機終端以及太陽能電池被譽為“夏普三大王牌事業(yè)”,曾占夏普銷售總額七成左右。然而,這三大王牌事業(yè)竟然全部背負上了巨額赤字。由于受到亞洲各國的技術追趕和低成本競爭力的影響,夏普公司的液晶制品和太陽能電池的赤字分別達到了42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和21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手機終端事業(yè)也因為智能手機的研發(fā)進度緩慢而出現了61億日元(合人民幣4.9億元)的赤字。其中,在液晶電視方面,夏普的世界市場占有率由 2001年的80.5%跌至如今的5.1%;2006年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夏普太陽能電池事業(yè),如今幾乎在國際市場上銷聲匿跡;去年第一季度銷量達到210萬臺的夏普手機也在今年同期下降到了77萬臺;2004年依靠“夏普龜山工廠”的帶動而繁榮起來的三重縣龜山市,如今變成了一座空城。
“日本病”的高發(fā)期
如此的大起大落真是令人大跌眼鏡。技術大國日本長達100年之久的支柱型企業(yè)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上周,我的一位記者同事就采訪了該公司原副總裁佐佐木正。現年97歲高齡的佐佐木先生是夏普公司資格最老的前輩,早年與夏普創(chuàng)始人、原總裁早川德次齊心協力奮斗多年。他是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父親的小學同學。他還慧眼識珠,發(fā)掘了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孫正義(現為日本軟件集團總裁),并資助其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00萬元)創(chuàng)業(yè)。
佐佐木先生回憶,1980年,夏普創(chuàng)始人早川德次先生在彌留之際把他叫到病床前囑咐說:“我希望夏普能夠不斷地開發(fā)出讓競爭對手爭相模仿的商品!睂τ谶@句臨終遺言,佐佐木先生做出了這樣的解釋:
多年來,夏普不斷地推出諸如收音機、電視機、微波爐之類的時代最尖端的“首個”產品。雖然過不了多久,這些產品就被以松下為代表的競爭對手所模仿,致使夏普產品的銷量大幅下滑,但在早川總裁看來,被人模仿恰恰證明了夏普產品的優(yōu)質,所以這是夏普值得驕傲的事情。即使某一個產品被模仿,夏普可以馬上推出更新的優(yōu)質產品。就是依靠著這樣不停地“創(chuàng)新”,公司才可能持續(xù)發(fā)展。
但是,進入21世紀之后,液晶制品行業(yè)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夏普的經營團隊卻不以為然,甚至將經營方針調整為“以獨一無二為目標”!蔼氁粺o二”意味著夏普將集中力量專攻當時被譽為世界最尖端的液晶技術。不言而喻,這種做法恰恰與夏普創(chuàng)始人早川德次的理念背道而馳——無論當時夏普的液晶技術有多么先進,但是由于眾多競爭對手的模仿,夏普產品被超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令人遺憾的是,當時的夏普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安于現狀,放慢了開發(fā)多種新技術、不斷創(chuàng)作新產品的前進腳步。因此,夏普淪落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
夏普患上了典型的“日本病”。不僅是夏普,索尼、松下、NEC、三洋、奧林巴斯等等眾多日本企業(yè)都是嚴重的“日本病”患者。
這種“日本病”的本質是什么?其實就是由“逃避責任”這個日本民族最大的弱點發(fā)展而來的公司組織結構僵硬化、保守化和內向化!安“Y”的直接結果就是公司日趨衰弱,最終倒閉。作為一個在北京從事與日中商務往來相關工作3年的日本人,我可以斷言,如今為數眾多的日本企業(yè)已身患嚴重的“日本病”。
比如某日本公司內部提出了一項新產品策劃。該產品的研發(fā)部門制作了“策劃書”,同時描繪出一幅暢銷的宏偉藍圖。
但是,當“策劃書”傳到其他部門之后,這種新產品將會面臨幾十甚至上百條指責,最終沒有得到任何部門的支持。原因很簡單:對于公司內部各部門的負責人來說,最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如何將新產品推向市場并提高營業(yè)額,而是在新產品銷售狀況不好時,如何避免承擔責任,讓自己的仕途不受影響。
由于全公司都采取了“逃避責任”的做法,很多絕佳的新產品策劃都被打入“冷宮”。同時,在這種“不良模式”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中,新產品研發(fā)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漸漸失去熱情和斗志,從而導致新產品策劃的數量銳減。盡管如此,全公司依舊不思悔改、我行我素。
在早川德次總裁去世之后,夏普之所以制定了“專攻液晶產品”的經營方針,說到底也是因為這種“逃避責任”的消極做法——規(guī)避研發(fā)液晶產品之外的產品所帶來的風險。在消費周期如此短暫的21世紀,拒絕不斷推陳出新的生產商被市場淘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我們可以說夏普這位“日本病患者”完全是自己選擇了一條死路,并且還執(zhí)拗地一路向前奔跑。
一位夏普的骨干干部透露:“去年夏天,夏普做出了內部預測——按照當時的發(fā)展趨勢,公司2011年年度決算將出現前所未有的3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0億元)的龐大赤字。預測結果一出,公司高層召開多次‘緊急應對會議’。但是沒有人愿意為公司的經營現狀負責。在一次又一次本該為商討如何扭虧為盈而召開的‘緊急會議’上,確定的僅僅是下次的會議日程而已!
郭臺銘發(fā)家小史
到了今年3月,病入膏肓的夏普迎來了“救世主”——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經過雙方協商,鴻海出資66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3億元)收購夏普9.9%的股權。
鴻海精密集團是一家典型的中國式企業(yè),也就是說在經營管理方面,基本上由郭董事長全權操控,并下達最終決策。除此之外,在“避虛就實”、“數字(利益)大于一切”的理念引導下,郭臺銘用不到40年的時間成功地構筑了鴻海帝國,包括42萬員工的深圳富士康公司在內,在全世界擁有96萬員工,2011年年銷售額高達人民幣7400億元。
1950年,郭臺銘生于中國臺灣的一個貧寒的家庭。1966年進入臺灣“中國海事?茖W!睂W習。1971年畢業(yè)后,進入當時臺灣前三大船務公司的復興航運工作。之后,由于黑白電視逐漸進入臺灣市場,郭臺銘于1974年在臺北成立鴻海塑料企業(yè)有限公司,專門生產電視機轉換頻道時所需的旋鈕和按鈕等零部件。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公司僅有15名員工。
郭臺銘的公司能夠有長足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日本技術的引進。1977年,郭臺銘從日本購回了嶄新的精密機械。之后,又以“大量生產高品質低價格產品”的經營方式,作為日本和美國企業(yè)的產品零件供貨商而逐漸發(fā)展壯大起來。在長期的合作中,郭臺銘對日本所擁有的世界最尖端技術了然于胸,所以當得知夏普陷入經營危機的時候,他當機立斷決定收購夏普的技術。
今年3月,鴻海與夏普正式開始交涉,但在半年之后的今天,雙方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跋钠盏玫摹毡静 谷贿@么嚴重!”——對于夏普的優(yōu)柔寡斷,郭臺銘董事長雖然怒不可遏,卻也束手無策。
中日技術合作的最佳時機
一旦和患上了“日本病”的日本企業(yè)合作,我相信無論哪家中國公司的領導都會像郭臺銘董事長那樣生氣。
假設一家中國公司向某日本公司提出了一項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項目。該日本公司在中國北京或者上海的現地法人在收到中國公司的合作意向后,立即向日本總公司的國際部匯報。這時,國際部會要求現地法人提交一份長達幾百頁的“策劃書”,F地法人光是完成這份“策劃書”就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
然后,經過現地法人和總公司各部門之間半年多的“交涉”,這份“策劃書”終于出現在每月一度的總公司董事會上?墒,所有董事都不會關注這份策劃書是否完美,而是從“如何利用這份策劃為自己謀利”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探討”。如果某位董事認為實施這份計劃可以為公司盈利卻沒有給自己帶來好處,或者自己在公司內競爭對手得到的好處更多,那么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反對,然后提出一些需要延后決定的理由,最終使得策劃被駁回或者被迫“改日再議”。
估計沒有哪位中國公司的“老板”會耐著性子等待這么長時間。無論中國公司多少次向日方詢問結果,對方的回答都只有一個“尚在研究中”。所以,面對著瀕臨破產卻仍在漫長“研究中”的夏普,郭臺銘董事長憤怒地離場實屬情理之中。
其實,不僅是鴻海,很多中國企業(yè)都是在日本技術的輔助下發(fā)展壯大。就像孩子長大后照顧老去的父母一樣,如今已經到了發(fā)展起來了的中國企業(yè)幫助因病臥床不起的日本企業(yè)的時代了。
對于中國企業(yè)來說,現在已經到了購買“百年日本技術”的最佳時機了。只不過,當各位中國“老板”接觸“日本病患者”的時候,希望您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這將會是一場需要耐心和耐力的持久戰(zhàn)。
作者:
hf097834
時間:
2012-9-9 15:24
昨天剛看到這篇文章,今天就轉過來了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2-9-9 15:54
夏普的液晶顯示器是最好的啊
平板電腦時代 以及觸摸屏手機 掌握面板的供應 是最主要的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2-9-9 16:50
買日本的技術,不如買美國的基礎專利,不如改造本公司員工的國民劣性,不過后兩者一不風光,二來費力,全與面子文化背離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e-learninguniversit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